skip to Main Content

信報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中國鋼琴新星張昊辰
文:卡夫卡
9 DEC 2015

728

2009年,年僅19歲的中國鋼琴家張昊辰摘下了第十三屆「范克萊本國際鋼琴大賽」(Van Cliburn International Piano Competition)金獎,自此於歐美及亞洲冒起。2013年,他首次在慕尼黑愛樂的樂季登場,與指揮大師洛林馬澤爾合作。之後與樂團及指揮家赴中國巡演,在四座城市的演出票全部售罄。2014年,他更首次亮相倫敦BBC逍遙音樂節,與余隆執棒的中國愛樂合作演奏李斯特第一鋼琴協奏曲,成為鋼琴界一顆耀眼新星。

出生於1990年的張昊辰,從小就顯示非凡的音樂才能。3歲開始習鋼琴,5歲開辦個人獨奏會,11歲師從中國鋼琴名師但昭義教授,12歲首次參加國際比賽「第四屆柴可夫斯基國際青少年音樂比賽」,即獲鋼琴第一名。

在天賦和興趣的引領下,張昊辰踏上音樂路。或多或少因為音樂,而犧牲了一個正常小朋友成長的生活,但他慶幸:「和一般內地琴童家長相比,小時候父母對我練琴的態度較為放鬆,他們會盡量滿足我,讓我課後與別的同學玩樂。當然會犧牲不少課餘時間來練琴,不過,在音樂裏所取得的另一種快樂和成長,也是不一樣的童年,所以不會有任何沒有獲得『正常童年』而帶來的遺憾。」

孤獨適應

15歲,他被美國著名音樂學院——寇蒂斯音樂學院(The Curtis Institute of Music)錄取,師承郎朗、王羽佳的老師——鋼琴大師葛拉夫曼。隻身遠赴異國他鄉,張昊辰跟許多留學生一樣,求學第一年遇到最大挑戰。「這是我從來沒有離開家人的情況下,獨自在國外生活,適應自己未曾面對過的孤獨。對於孤獨,適應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甚至可以說是一輩子都要面對的課題。」

張昊辰努力學習,克服困難,從學生躍身一變成獨奏音樂家,走遍了亞洲及歐洲多個城市演出,年少的他承認早期對音樂的追求,有一種更為急於求成的心態,現在會試圖更開放,或者非短視的一種態度去追求進步。「可能是因為意識到音樂的進步是一個慢慢滲透的過程,並非外部的成效,而更多是內在的成長。」

他又表示:「小時候的練琴規律很多,一是因為基本功的訓練,需要高度的紀律性,現在更多的是針對純音樂性的追求,所以練琴相比小時候隨性很多,而且作為職業演奏家,在演出路途上也難做到十分規律穩定的練琴時間和狀態。」

風格迥異

張昊辰一直喜歡香港,近幾年曾在文化中心與香港管弦樂團演出。他即將在港舉行一場鋼琴獨奏會(12月12日晚上8時,香港大學百周年校園李兆基會議中心大會堂),演繹作品涵蓋古典至後現代風格,包括楊納傑克籠罩神秘與心理追索的 《一九O五年十月一日街頭所聞》奏鳴曲、具個人化心理歷程的舒曼《克萊斯勒偶記》、貝多芬高潮起伏的《告別》、充滿靈性的斯克里亞賓詩曲及希納斯特拉第一鋼琴奏鳴曲。

「我的構思是希望從這些曲目間,找出它們情感與表現力之起伏與深度上的連接點,使這些看似風格迥異的作品能被貫穿起來。」由於不同的音樂表達、幅度處理、音色概念等都具有本質區別,他承認是一場具挑戰的演出。「對我來說,這些曲目之間難度最大的,應該是舒曼的《克萊斯勒偶記》,因為它是舒曼最具個人風格的一套大型曲集,也最能代表他內心情感活動和精神追求,尤其是對於內心深處獨白的挖掘,使它成為浪漫派鋼琴曲庫最具音樂難度的作品之一。」

他期望透過不同風格的作品,能激起觀眾對於音樂不一樣的聯想。「將他們穿越在不同的心境之間,也希望能讓他們看到不同方面的自己。」與此同時,他透露今後目標是能夠分配更多時間,挑戰一些非音樂之外的東西。「當然是與藝術人文有關的,既拓展自己的未來,也可以更加豐富自己的音樂。」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