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橙新聞 – Orange News

【橙專訪】給美女鋼琴家賓尼亞堤菲莉的六個問題
文:李夢
10 MAR 2016

20160310 Orange News 2
20160310 Orange News 2
20160310 Orange News 3
20160310 Orange News 4
20160310 Orange News 220160310 Orange News 320160310 Orange News 4

本月二十日,格魯吉亞女鋼琴家賓尼亞堤菲莉(Khatia Buniatishvili)將來港演出,在香港大學李兆基會議中心大會堂舉辦獨奏會,演出穆索斯基、李斯特和史達拉汶斯基等作曲家繽紛炫技的作品。

這一場音樂會,將是這位來自格魯吉亞的美女鋼琴家首次來港演出。賓尼亞堤菲莉今年雖說只有二十八歲,卻已是古典樂壇小有名氣的獨奏家。她三歲跟隨母親學琴,六歲已登台與第比利斯室內樂團合作演出。從十歲起,這位年輕的格魯吉亞鋼琴家已開始在烏克蘭、以色列和美國等地巡迴演出。賓尼亞堤菲莉與她的姐姐都是頗富天分的鋼琴家,兩人時常以鋼琴二重奏的方式合作演出。

2008年,她獲得魯賓斯坦國際鋼琴比賽季軍;2010年,她與索尼唱片簽約;2011年,她發行首張專輯,演奏李斯特高難度的《b小調奏鳴曲》和《匈牙利狂想曲》。身為女鋼琴家,她的爆發力和感染力很強,因此,每每有觀眾從她那飽滿而熱烈的演奏中,見到阿根廷女鋼琴家阿格麗希年輕時奔放不羈的樣子。
不久前,賓尼亞堤菲莉接受橙新聞專訪。這位女鋼琴家不單漂亮,講話也是直白坦率。一起來看看她如何應對以下這六個問題吧。

問:對香港首場音樂會有怎樣的期待?
答:我從來沒有去過香港。我盡量不去過分想象,因為想在見面的時候保留一些驚喜的感覺。對於音樂會,我希望不論我自己抑或台下的觀眾都能感覺自己的情緒是飽滿而充實的。這難道不是我們演奏音樂會的原由所在嗎?我想是的。

問:這場音樂會上不少作品都由俄羅斯作曲家創作。你是否覺得自己在演奏俄羅斯音樂作品時,有一種情感上的親近感?
答:對我來說,一個天才的作曲家不僅僅屬於他出生的地方,也屬於全世界。的確,我對於某一些作曲家的作品覺得親切,但這些作曲家無法用國籍來界定。

問:你經常閱讀嗎?你在音樂上的靈感從哪裡來?
答:我喜歡閱讀,這是從小養成的習慣。文學從來都是我的情之所系。我的靈感來源不外乎:創意、自然、人與愛。

問:你的家人和音樂上的導師,在你成為音樂家的道路上,起到怎樣的作用?
答:我的母親是我的引路人和力量源泉,姐姐是我的繆斯。我的家人(父母和姐姐)每每讓我覺得開心,這實在是一件幸運的事情。我的老師Oleg Maienberg給我音樂上的自信,讓我明白,最重要的是要找到屬於自己的詮釋音樂的方法。畢竟,每位鋼琴家最後都必須與這件樂器單獨相處。

問:與其他年輕鋼琴家相比,是什麼讓你與眾不同?
答:我想是我的個性吧,以及我敢於冒險的勇氣。剛才說過了,我從小就喜歡讀書,文字的想象力與戲劇感,對我而言十分重要。我想,正是那些戲劇感,讓我找到自己的音樂表達方法。

問:身為總在四處巡演的鋼琴家,你怎樣應付孤獨感?
答:我想,到最後我們都是孤獨的。孤獨感是讓人傷感的,我們能做的是盡量讓它不去妨礙我們對他人的愛。

炫技黑白:賓尼亞堤菲莉鋼琴獨奏會
時間:2016年3月20日(周日)下午3時
地點:香港大學李兆基會議中心大會堂
曲目:穆索斯基《圖畫展覽會》,李斯特《匈牙利第二狂想曲》,史達拉汶斯基《彼得魯什卡三樂章》等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