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明報 Ming Pao

時間終結四重奏
文:亞然
10 OCT 2021
Ming Pao_20211010_Messiaen_r

香港大學的繆思樂季(HKU MUSE)舉行了一場音樂會,演出法國作曲家梅湘(Olivier Messiaen)的《時間終結四重奏》(Quatuor pour la fin du Temps )。此曲是梅湘代表作,這首由8個樂章組合而成的4重奏(單簧管、小提琴、大提琴和鋼琴),與其他古典室樂作品相比(像貝多芬的鋼琴三重奏),沒有那麼「容易入口」,聽起來會覺得有種難言明狀的uneasy。這跟樂曲的創作背景、作曲家要通過音樂表達的信息,都有密切關係。

此曲今年迎來首演80 周年,稍稍運算一下,你就知道這樂曲寫於二戰期間。但更準確一點,此曲是寫於二戰、作曲家在從軍時,給納粹德軍俘虜之後、在關押戰犯的囚營裏(8A 戰俘營)將音符寫於五線譜上。在最壞的時代、在最嚴苛的處境、在失去希望的日子裏,寫下8個樂章,梅湘是音樂家,但也是虔誠的天主教徒,在他所寫的音樂裏,往往也有着宗教裏面支撐起所有教義的永恆。

對於作為戰俘、同時又是音樂家的梅湘來說,音樂是他的所有。當他千辛萬苦、連日步行到達戰俘營之後,就算要脫個清光給軍官檢查,他也緊抱着書包裏的幾本樂譜,那幾本樂譜就是他一生中最珍重的幾首樂曲,有史特拉汶斯基的,也有巴赫的。留住樂譜,等於留住自己的所有,提醒着自己擁有音樂家的身分。

之前邵頌雄教授介紹過專門研究此曲、由Rebecca Rischin 所寫的專書《為時間終結而作:梅湘四重奏的故事》(詳見10月2日《明報》「世紀版」文章),提到梅湘回憶寫這樂曲時一些近乎神話的故事,例如首演時的墟冚(梅湘說戰俘營裏擠滿幾千觀眾,但實際上場地擠滿之後也只可能有數百人)、首演時所用的樂器殘缺(梅湘說大提琴只剩三條弦線,但如果屬實,也就不能拉出樂曲了)。

無論是什麼原因導致梅湘在憶述創作、首演此樂曲時,作出了一點誇張的描述,還有一件事是確實發生了,有個名字值得重提。戰俘營裏,有個德國軍官叫布呂爾(Monsieur Brüll),在知道梅湘是作曲家之後,給他偷偷帶來稿紙、鉛筆、橡皮擦等,還間中帶來一些麵包,讓梅湘可以有寫音樂的工具和更重要——寫音樂的力量。

布呂爾的重要,不止在於為梅湘提供工具,而是在營中,他是反對納粹的德國軍官。布呂爾懂得法文,所以可以跟戰俘溝通,他同情猶太人的處境,但在軍營裏面,他始終只是其中的一個小軍官,他可以做的(也真的有做到),除了暗暗運送麵包之外,就只有建議營裏的猶太人不要企圖逃跑,因為逃跑的結局會更可怕。

「時間終結四重奏」所代表的不止是時間終結、在艱苦中參透的永恆,而是在集合種種難以想像、難以克服的困難之下,有些事情還是可以做到,就如作曲家創作音樂、音樂家演奏樂章、有良知的軍官做盡一切減少傷亡。音樂是梅湘的所有,而梅湘將他的所有,向世界證明了在再困難的時候,還是有一點的可能。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