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ela Hewitt 港大鋼琴獨奏忘我奏活巴赫
文:林喜兒
14 FEB 2014
怎樣才算是出色的演奏家?
把感情傾注樂章,忠實地演繹,搭建與觀眾溝通的橋樑,還是讓你更了解音樂?
加拿大鋼琴家Angela Hewitt 擁有巴赫代言人的美譽,被形容為thinking musician,就是那種不用鋼琴表現個性,音樂比自我更重要的演奏家。
從Angela Hewitt 開始,認識巴赫,走進音樂。
香港大學的大會堂終於找到一座優質鋼琴,港大人文學院院長蔡寬量(Daniel Chua)說希望日後會舉辦更多鋼琴演奏會, 港大Cultural Management Team 主辦的演奏會,邀請了加拿大鋼琴家Angela Hewitt 來港演出一場。她生於音樂世家,自小學習鋼琴、小提琴和芭蕾舞,後來專注鋼琴演奏,曾獲《留聲機雜誌》年度藝術家大獎及古典演奏家年度大獎,被形容為Born to Play Bach,用了十年時間錄製巴赫重要作品的專輯,有巴赫代言人之稱。「自小已喜歡巴赫,因為爸爸是個風琴演奏家,經常彈奏巴赫的作品。我認為鋼琴演奏巴赫必須是歡樂的,像在唱歌與跳舞。此外,重要的是掌握那個時代的風格,要明白巴洛克時期作品是怎樣演繹,我花了很多時間鑽研,這不是件容易的事,相信自己今天彈奏巴赫樂曲流露了更多的色彩和歡樂。」
思考作品結構忠誠表達
巴赫的音樂悅耳動聽,讓人感到歡欣,不過結構相當困難,Daniel 說 Angela 是絕佳的演繹者:「正如Angela 說像跳舞一樣,不只是技巧上,更要帶出當中的色彩、喜悅和生命,只有Angela 這種 thinking musician 才可做到。」音樂家也有很多類型,各有不同風格,Daniel 認為 Angela 這種是比較具思考性的, 「有些音樂家着力表現個性,把自己投射在音樂中,表演性很強,情緒波幅很大,感染力也很大。另一種會從作品出發,思考作品的結構,創作的意念和方法,他們很少想到自己的演繹是怎樣,只想要忠誠地面對音樂,當然兩者沒有誰比誰好,只是以不同方式去接觸和演繹音樂」。Angela 顯然是後者,而Daniel 也認為具備這種特質的音樂家去演奏巴赫是最適合不過,因為巴赫一點也不容易。「當然思考性的音樂家依然能觸動觀眾,正因為他們很理解作品,他們不會把作品變得複雜,相反是變得更平易近人。」
敢於冒險帶動觀眾投入
不止擁有豐富的音樂知識和造詣,演奏家也要具備溝通能力,接通音樂與觀眾,Angela Hewitt 也認為現場演出最重要是與觀眾溝通,「絕對不只是熟練地彈奏每個音符,而是要傳達當中的故事和信息,當音樂流通,也能帶動情緒,所以演奏者必須理解樂曲的結構。一場出色的演奏會不是以技巧吸引觀眾,能夠令人感動才最重要」。
Daniel 則認為演奏者要敢於冒險: 「演奏會不能像在家聽CD,如果像 CD 一樣,即是說在複製,所以觀眾也要容許演奏家冒險。當然除了演奏者,觀眾也同樣重要,如果演奏者能令觀眾投入,留住他們的注視,就是好的現場表演。」
演出前對談貝多芬
今次的演奏會除了巴赫外,也會彈奏貝多芬及李斯特的樂曲, 「貝多芬的樂曲也是非常複雜,在演奏會前將會跟 Angela 談談貝多芬。另外十分期待她演繹李斯特的樂曲,李斯特的作品很有力量和戲劇性,由 Angela 來演繹又會是怎樣?」
Daniel 說不是每個音樂家也願意跟你談音樂,Angela 卻是很樂意,「不是時常有機會談音樂,而且某些樂曲的確是比較深奧,聽聽音樂家的想法讓觀眾更認識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