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一本特別費時的書
文:王偉雄
25 JUL 2020

Screen Shot 2019-12-02 at 3.37.29 PM

由於抗疫而被「困」家中,已超過四個月了。我在「困」字加引號,因為對於本人這個超級宅佬來說,長時間留在家裏,是輕而易舉的事,絲毫沒有被困或不自由的感覺。事實上,在這四個多月中,我外出只有五次,而且每次都不超過一小時。不用外出,沒有應酬,我最樂的自然是時間多了;一些早前因太忙而未看完便擱下的書,現在可以一一幹掉。其中一本是李歐梵與邵頌雄合著的《諸神的黃昏:晚期風格的跨學科對談》;這本書,我看得特別費時,昨天終於完成,不妨寫點感想。

此書於2019年出版,邵兄從加拿大寄來一冊給我;他習過書法,題字和簽名都很漂亮,更難得的是他特地請李歐梵教授也簽了名。我與邵兄素未謀面,但在網上交流已超過三年,合寫過文章,更不時有私訊往來,除了談學術、音樂和時事,由於我們都是「家庭煮夫」,還談過烹調之道,例如蒸蘿蔔糕的心得。這本《諸神的黃昏》,我是帶着讀友人著作的心情來讀的;此外,邵兄的音樂修養極高,所以我對這本書的期望也很高。結果沒有失望。

這本書的主題是「晚期風格」,書中討論的這個概念來自薩伊德(Edward Said)的最後一本著作《論晚期風格》(On Late Style);不過,邵李兩位作者在書中都沒有深入分析「晚期風格」,而只是寬鬆地運用這個概念來貫串各篇文章。大抵上,兩位作者都對薩伊德的論述抱懷疑態度,認為他說的「晚期風格」沒有普遍性,只適用於某些音樂家(或其他文藝創作者和表演者)。如果你讀這本書是為了弄清楚「晚期風格」,讀後很可能會失望;但如果只是因為對古典音樂有興趣而讀,這本書一章一章讀下去,應該會給你像吃一頓頓小美食的滿足感。

全書以一題兩寫的安排,討論了十多位音樂家,主要是作曲家,但也包括演奏家和指揮;其中兩個題目寫的是電影導演,但也和音樂有關。討論的人物都是大名鼎鼎的,也許除了康果德(Erich Wolfgang Korngold)吧,但他在電影配樂界不失為響噹噹的人物。兩位作者的寫作風格頗為不同,雖然寫的是同一個題目,但李教授下筆有點像閑談,邵兄則學術味較重;這沒有甚麼不妥,反而有平衡作用,令整本書多了一層變化、幾分姿采,並且令讀者更容易感到是兩個性格明顯不同的人在交流。

李教授比較多談自己,除了分享聽音樂會的經驗,也說到其他經歷,感人之處不少。例如他回憶父親研究舒伯特的藝術歌曲,深夜在書房中執筆興嘆自己弄不明白的地方;讀到「我幼時當然不懂」(p.83)這句時,我腦際立即出現了一幅圖像:一個八九歲幼童深夜還未睡覺,看着父親做音樂研究的情狀,感到疑惑。雖然邵兄少寫個人經驗,但全書最感動我的一節卻是他寫的。有一晚他母親從朋友家帶了一盒錄影帶回來給他,是由雷射光碟(LD)錄下來的,正是著名的”Horowitz in Moscow”演奏會錄影,自此邵兄便沉迷於荷洛維茲(Vladimir Horowitz)的晚期演奏。然後他這樣寫:「我對荷洛維茲晚年着迷,其實也有個人情感的因素。那一盒錄影帶,隱含了家母對自己的培育和期許,是故聽着荷洛維茲的琴聲,往往便勾起了家母於我劬勞的思憶。」(p.205)深刻的情感,用平實的文字來表達,更覺真摯。

我說這本書看得特別費時,當然不是因為它難懂。我說的「費時」,是這樣的一回事:書裏談到不少古典音樂曲目和錄音,絕大部份我都有CD(對,我這方面頗落後,還在聽CD);很多時候作者的論點有趣,是我未想過的,於是好奇心起,便拿CD 出來聽,印證一下作者是否所言非虛。例如舒伯特的《冬之旅》聲樂套曲,共二十四首,以往我總是只揀喜歡的那幾首來聽,但李教授說這是「最不負責任的欣賞方式」,應該「把二十四首歌曲從頭聽到尾,而且對照穆勒的歌詞(p.79)。讀到這裏,我哪能不試一下?於是拿出 Fischer-Dieskau / Moore 版本,由頭到尾聽一次,邊聽邊看歌詞;這一聽,便是個多小時了。結論:李教授是對的,一定要整套順序聽,還要看歌詞,那才真能領略其中的意境。如此這般,我看這本書時多次停下來專心聽音樂,比看其他的書多花了很多時間。請勿誤會,這不是怨言;所謂特別費時,其實是雙重享受。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