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大公報 Ta Kung Pao

列夫席茲演奏揮灑自如
文:劉靖之
23 OCT 2017

20171023 TaKungPao Review_small

香港大學文化事務辦公室早前主辦了連續八場鋼琴獨奏會、三場講座,以貝多芬的三十二首鋼琴奏鳴曲為主要內容,在香港的音樂歷史裏堪稱創舉。主辦單位分八場獨奏會,讓烏克蘭鋼琴家列夫席茲(Konstantin Lifschitz)演奏貝多芬的三十二首奏鳴曲,每場最多彈五首,最少兩首,視作品的長度而定,每場獨奏會大致在九十至一百二十分鐘。

港大八場獨奏會
列夫席茲於一九七六年在烏克蘭的Kharkov出生,五歲便開始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的特殊音樂學校受教育,畢業後在俄羅斯、意大利、英國等國,師從多位大師學習, 包括Alfred Brendal、Leon Feisher、Theodor Gutmann、Hamish Milne、Charles Rusen、傅聰等。一九九○年代初,他獲俄羅斯文化基金會的資助,在歐洲各大城市巡迴演奏,包括巴黎、阿姆斯特丹、維也納、慕尼黑、米蘭等。他還經常與歐洲著名樂團合作演出,如紐約愛樂、芝加哥交響樂團、聖馬田室樂團、倫敦交響樂團等。

列夫席茲灌錄的唱片和錄像廣獲好評,如Orfeo於去年十一月發售的拉威爾、德彪西和Jakoulov 的錄音、巴赫的Musical Offering和《賦格的藝術》(二○一○)等。列夫席茲現為英國皇家音樂學院的院士。

筆者相信有不少人是買套票的,但能全部聽八場演出的人為數不多,筆者竭盡所能地聽了七場,第六場遺憾地沒能去聽,那場獨奏會演奏鋼琴奏鳴曲第22(作品54 )、23(作品57 「熱情」)、24(作品78)、25(作品79)和26(作品81a 「告別」)等五首,都是中期(一八○四至一○年)時期的作品。

筆者覺得,在貝多芬所有的作品裏,寫得最精彩、最天才橫溢、最光輝燦爛的是他的鋼琴作品。雖然他的鋼琴奏鳴曲從第一首至第三十二首,從二十五歲寫到五十二歲,沒有佔據他整個創作生命,但這二十七年是他創作最旺盛的年代,因此是他佳作泉湧的時期。有學者說貝多芬的音樂思維是從鋼琴開始的,經過四重奏、交響曲才完成整個「貝多芬的創作程序」,一如作品80《合唱幻想曲》發展至作品125 《第九交響曲》第四樂章。換句話說,貝多芬用鋼琴來作為他創作思維的平台,然後通過弦樂四重奏和室內樂的實驗,在交響曲裏修成正果。

貝多芬鋼琴奏鳴曲
這次列夫席茲演奏全套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的最核心的意義,在於:一、在短短的十天裏展示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貝多芬鋼琴音樂的創作,在二十七年裏建立了鋼琴音樂里程碑式的輝煌宮殿,與JS巴赫的《平均律鍵盤48首前奏曲與賦格》和《賦格的藝術》遙相呼應;二、展示演奏者的氣魄、記憶力、毅力和技巧。

列夫席茲甚有潛力,逐漸進入狀態,早期的奏鳴曲頗有海頓、莫扎特的古典樂派的工整和典雅,充滿了青春氣息,從第一至第七首,清脫秀麗,到了第八首「悲愴」,開始顯露出貝多芬的性格,突然爆發出來,好像經過巨大的壓力之後的發泄;第二樂章的如歌行板,列夫席茲發揮出他淋漓盡致的抒情才華,用心通過手指唱出了貝多芬的慢樂章的動人旋律。第三場獨奏會的作品14之一,列夫席茲未能進入狀態,樂句的處理未能順暢,這是可以理解的「失手」,但在第四場獨奏會的「田園」(作品28),他彈奏第四樂章迴旋曲,則極盡輝煌之能事。

第四場與第五場獨奏會之間,有四天休息,因此第五場列夫席茲精神飽滿,演奏得十分精彩,作品31之二和之三,不論是快速音階或是強勁的和弦,他都揮灑自如, 《華爾斯坦》( 作品53) 更顯示出他的大師風采─在他的手指下,鋼琴有如管弦樂團,有如千軍萬馬,發出雷霆萬鈞的音響。這首作品寫於一八○三至○四年間,那時七十二歲的海頓仍然在世,三十四歲的貝多芬完全突破了海頓所建立的古典樂派。列夫席茲的《華爾斯坦》徹底地征服了李兆基會議中心大會堂的觀眾。

第七、八場獨奏會是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第二十七至三十二首,前三首(作品90、101、106)是他中期末的作品,後三首是第三期的作品(作品109、110、111)。作品106 「Hammer Klarier」是另一首值得注意的奏鳴曲,結構複雜,對位化的織體,需要相當的技巧。最後三首是貝多芬鋼琴作品中最乖離傳統的,尤其在結構上和鋼琴風格上。人們說貝多芬晚年的作品屬於「靈魂的囈語」,但這三首奏鳴曲是他五十、五十一、五十二歲時寫的,在五十四歲時完成的《第九交響曲》之前,在演繹、技巧上需要倍用心思。列夫席茲現年四十歲,要吃透最後三首奏鳴曲,仍然需待以時日。

貝多芬在三個方面發展了古典樂派的鋼琴奏鳴曲:一、在樂章結構上進行了徹底的改革,令樂章具有明鮮的內容和風格;二、令奏鳴曲體裁裏的主題和動機有着更多的對比和互動;三、豐富了不同思維的藝術形態。貝多芬的32首鋼琴奏鳴奏不僅突破了古典樂派的鋼琴音樂創作、擴展了鋼琴性能、增進了鋼琴的表達能力,還令鋼琴發揮從未有過的光彩和音響效果─他的一些鋼琴奏鳴奏曲實際上擁有管弦樂團的層次、濃度和厚度,深刻地影響了布拉姆斯的鋼琴音樂,後者不愧為德國作曲家的三B之一(JS巴赫、貝多芬、布拉姆斯)。

列夫席茲的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全集的獨奏會令筆者直接感受到這些作品的全面意義─音樂的、歷史的、情感的、理性的、審美的意義。

為獨奏會舉辦講座
港大文化事務辦公室還為這八場獨奏會舉辦了三場講座,分別由台灣作家楊照、香港鋼琴家羅乃新和港大音樂系的蔡寬量主講,每人一小時,不設講後問答環節,可惜的是蔡寬量因事改由港大音樂系白諾信(Giorgio Biancosorosso)主持。

三次講座均沒有題目,宣傳單張上只說「為了消除演奏者與聽眾之間的隔閡,在貝多芬全集演奏會的期間裏將有一系列不用語言的『音樂講座』(Music in Words),為聽眾提供音樂的內涵」。

楊照的講座,頭二十分鐘用在鋼琴的發展過程,提到Clementi(Muzio 1752-1832)與莫扎特(1756-1791)的鋼琴演奏比賽,貝多芬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被改編為鋼琴協奏曲,等等。然後他介紹貝多芬《第29降B 大調奏鳴曲「Hammer Klavier」》(作品106 ),並拿蕭邦的音樂來與貝多芬的比較,說蕭邦的音樂音量越來越小。

筆者認為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是當時的鋼琴不勝負荷的,因此常常被彈斷鋼線,也因此當時在維也納鋼琴的製造者要為貝多芬特製適合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的鋼琴,也可能因此英國愛樂協會為貝多芬訂製特別堅固的鋼琴。貝多芬到了中年,耳聾極為嚴重,脾氣也常常暴躁,這些都反映在他的作品裏。

第二講由鋼琴家羅乃新用粵語主持,在一個小時裏,羅乃新用語言、鋼琴、錄像和樂譜,介紹了貝多芬的「悲愴」奏鳴曲和Hammer clavier奏鳴曲。她引用鋼琴家Schnabel有關彈奏貝多芬作品的話: 「彈錯音沒有什麼了不起,但缺乏激情的演奏是不可原諒的。」Schnabel說貝多芬生出來就「狂妄」,但人品高貴。在最後部分,羅乃新彈奏貝多芬第四首鋼琴奏鳴曲(作品7 )的第二樂章「富於表情的慢板」,並打出樂譜讓聽眾邊聽音樂邊看樂譜以及Hammer Clavier奏鳴曲第二樂章過渡到第三樂章,以示貝多芬的挫敗感。

第三講是白諾信與列夫席茲之間的英語對話。第一個問題是「為什麼要彈三十二首全集?」列夫席茲的回答是他對整體的事物有更濃的興趣,如教堂的窗是個值得研究的對象,但他卻對整座教堂,包括所有的窗在內,都有興趣。然後的對話都是與演奏技巧有關的細節,包括踏板(Pedal) 的運用、音響的平衡(Sonority balance)、力度的變化(dynamics)等等。為解釋他的論點,列夫席茲彈了下面奏鳴曲的片段: 「悲愴」第二樂章(作品13)、「葬禮進行曲」(作品26)、「田園」(作品28)、「熱情」(作品57)等。

Back To Top